「人類的先天免疫力,遠勝於人力所研發的藥物」 – 免疫療法權威 加藤洋一
只針對患處進行治療,無法真正根治「惡症」
人的身體本身就具備自然抵禦惡性腫傷、變異細胞的能力,若能充份發揮此先天免疫機制,比起研發新藥,在治療效果上更具優勢。在我正撰寫的論文與新書中,我再次強調:僅鎖定惡性病灶進行局部治療是難以達到根治的。必須同時考量病灶及其周遭環境,並透過全面的免疫力提升,才能真正抑制變異細胞擴散或復發。專注於某個器官或部位雖然必要,但若忽視其他部位的免疫力提升,就可能出現在身體其他地方增生的風險。
免疫細胞治療不只針對單一患處
在治療方面,當然要針對患處進行直接處置,但也必須兼顧其他器官或可能轉移的部位。例如,當胃部出現腫傷卻最終擴散至肺部時,顯示肺部具備適合生長的微環境,因此在治療胃部的同時,也需要提高肺部免疫力才更具完備性。
免疫細胞治療何以尚未全民普及?
目前在日本與美國,癌症患者依舊以傳統藥物治療為主。要推廣免疫療法至整體民眾,仍需一定的時間與努力。究其原因,藥物開發雖然需要投入龐大的研究成本,但高額的市場售價能支撐其後續研發;相較之下,免疫細胞治療涉及大量生產材料、時間、人力和技術投資,因而費用居高不下,尚難以廣泛普及。只有在未來達成高度自動化,才能望見全面降低成本、讓更多人得以負擔的可能性。
未來的展望:如何讓免疫療法惠及更多人?
若未來能實現免疫細胞的全自動化培植,同時不需要使用患者自身的細胞,即可大幅縮短培養時間並降低成本,讓更多病患受惠。然而,以他人細胞製造的免疫療法目前仍存在潛在副作用的風險,科學界仍在尋找最安全而有效的替代方案。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內,要達到全民普及仍是挑戰,但這也正是日本及國際研究團隊努力的方向。